欢迎访问兴义民族师范学体育学院主页!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领导信箱


院长信箱:445700380@qq.com
书记信箱:909206290@qq.com

当前位置:首页>本科教学

体育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巡礼

来源: 体育学院   作者: 张鑫齐    时间: 2024年10月23日   点击次数:367

一、学院简介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科,1998年成立体育系,2009年3月26日,经国家教育部教发函[2009]75号文件批准组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招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2013年开始招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2013年9月成立体育学院,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07人。

学院历来重视科研工作。近五年,体育学院教师在全国公开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近年来学院教师出版专著20余部,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贵州省第十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023年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贵州省高校人文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二、培养模式

体育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足本土、扎根民族、兼收并蓄、传承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和学科建设方面相互促进。在教学管理方面,体育学院设置有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系、运动康复系、体育教学工作部与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三系一部一中心。

学院着眼贵州基础教育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努力探索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路径,充分发挥体育专业特点,做好课程思政与课程育人的结合,贯彻OBE理念,重塑人才培养方案,搭建有效育人平台。在学院党政班子集体领导下,各科室、各系、各教研室、各专门委员会相互协调、高效运行,协力推进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

公共体育课程以“1+1+1+1”模式(必选课+选项课+运动训练(社团)+校内竞赛)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让同学们自主选择学习项目,达到掌握运动技能和培养运动习惯的目标。

三、质保机制

体育学院以培养目标为核心制定了涵盖各教学和培养环节的一系列质量标准,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及改进机制,通过开展常规教学质量监控、聚焦关键环节专项评估、依托外部质量评价、凸显教学单位质量保障主体地位等手段,切实将质量标准落实到位。

体育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贵州社会经济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凝练学科专业特色,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与政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合作。一是学院将进一步打造校企联合与校协协同的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竞争力,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二是加强体教结合、体旅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体育学院积极推进专业平台建设,现设有国际山地旅游研究院、西南民族体育研究中心、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所、民族体育训练基地、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贵州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等科研、实践机构,并制定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学质量。目前体育学院有省级学术先锋号1个,省级十大创新团队1个。

学院团队获贵州省学术先锋号

 

 

学院团队获贵州省十大创新团队

 

四、课堂教学

学院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创新开展山地体育学科体系建设工作,《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打造山地民族体育新标杆》刊登在2023年9月28日的光明日报上,《基于“一核两翼三全四驱”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形成》的教学成果荣获第十届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与此同时,《中小特幼民族传统体育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与创新实践》获2023年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院团队获第十届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学院团队获2023年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2020年至今团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省社科联项目、省理论创新项目、省教育厅项目、省民委项目、省体育局项目、州社科联项目30余项,出版10余部高质量专著,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两次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学院所承担制定的山地旅游标准化体系是全国第一个地方性山地旅游标准化体系,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学院承担制定山地旅游标准化体系

 

五、实践教学

自升本年以来,学院在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棒垒球、健美操、定向越野、攀岩、舞龙舞狮、高脚、板鞋、蹴球、陀螺等项目均开展常态化训练,各运动队积极参加国内、省内各项赛事,训练效果显著,比赛成绩突出。

民族体育运动队曾代表贵州省荣获2019年全国民运会板鞋一等奖2项,在全省民运会上获得板鞋竞速、高脚竞速和射弩比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三等奖奖项若干。攀岩运动队参加全国第19届大学生攀岩锦标赛获得女子丁组攀石第4名。

2019年全国民运会获奖照片

 

2023年、2024年贵州省大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获奖

六、思政育人

学院的办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技能考核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组建教学督导组,定期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立德树人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学院注重收集教学信息员和就业单位的调研反馈意见,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不断提高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水平。于此同时,学院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思政教育的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承担课题

 

 

学院教师出版专著

 

经过学院多年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课程教学、科研实验、实践环节、社会服务几个方面形成了“四新协同”体系,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生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专业教育。构建课程教学新模式——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质量标准,强化体育类特色课程,引入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项目化等新型教学方式,完善课堂教学方法新体系,从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能力。

学院瞄准学科建设基础问题开展本土资源整合开发,建立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字资源库,建设地方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民族传统体育的数字化传承模式。创编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操,完善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裁判员规范化的管理培训模式,铸造以“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为首的10余个地方平台,在教学、科研、竞赛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七、国际交流

学院积极拓宽师生进行国内外交流的渠道,近年来学院有6名教师赴东南亚交流、进修,引进博士3名,派遣多人次学生赴台湾地区进行交流,派遣教师参加国际体育史高峰论坛、东北亚体育史学术研讨会、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等国内外高级别研讨会,并进行会议主题发言。于此同时,学院还多次主办国际山地旅游高峰论坛、全国民族体育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国内会议,有效促进了学院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2020年高峰论坛

 

 

2023年第九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学术研讨会

 

八、育人成效

近三年来,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多项,获国家级第1名1个,第二名1个,第四名2个,省级第1名7个,第2名12个,第3名15个,前八名若干;参加贵州省第九届、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省级一等奖6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32个。

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项目1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项、省级项目63项、校级项目25项。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近年来学院所培养的学生多名考上硕士,1人考上河南大学博士。

吴安月同学博士录取通知书